简谈阿松s1~s3的叙事表达变化
不管喜欢与否,阿松先生系列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跨时空性后现代社会观察动画系列(具有时空对撞笑果、后现代色彩、社科色彩)
且如果看完此系列的所有正片(所有tv和电影),可以察觉到系列每一季都在尝试玩一些新的东西,其表达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但其核心一直都没有变
s1-极限的戏仿嘲弄&天才般的再设计
s1确实是经典,包括我也是追s1入坑的,当时我还是个学生(
- 特色鲜明,奠定了系列玩世不恭的基础,也就是上述的系列核心
- 作为老ip翻新,它的再设计简直就是天才,在原作基础上精准把控了现代二刺螈产业的喜好,甚至说其中一些角色设计方式以现在的眼光看就是制造爆款的流量密码
- 展现了各种非常尖锐的嘲弄和批判,很多讽刺都是当时日本年轻人的嘴替,很能引发共鸣,实现了观众数与讨论度的裂变
但有一个问题,s1看似揭露了很多社会现象,但要是仔细品味的话能发现其实s1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后现代(无深度无中心)的“朋克精神”(纯粹的摧毁)作品,思考余地反而是较为有限的
选用如此激进(甚至博眼球)的表达方式,可能是因为制作组当时是把它当作一次性企划创作的,没想到能爆火,但这份激进和神设计也给阿松先生的私域化和未来的新表达提供了可能否则要么像pptp一样热度退去后无人问津,要么干脆像深夜天才傻鹏一样直接褒姒
当然,其实s1的2季度(爆火后追加的)已经开始有那么一点变化的苗头了,但将“王道展开”(轻松的心路历程,在ep24收束)瞬间击溃(ep25)仍旧是非常朋克的
顺便说一下s1时期的脚本有三个人,虽然松原的出镜率最高,但其他两人也有很多贡献
s2-痛得眼花缭乱&松式思辨的成型
s2相比s1的表达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变化,稳妥和激进并存
- 某种意义上更朋克了,猎奇要素、激进嘲弄和下三路成分大幅增加,摆明和观众对着干,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些人会直接被ep1和2劝退
- 某种意义上更不朋克了,像s1那样非常直球的讽刺有所减少,开始有意的尝试坐下来思考
- 总之先试一下六胞胎的潜力,s2有意的尝试更多东西,除了上述的猎奇和思辨外,还尝试了很多超现实剧情,尝试挖掘角色人设,尝试不同剧情题材
从s2开始,脚本就都是由松原全权负责,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另外这季算是松桑制作上最有钱的一季(毕竟s1爆火赚了很多票子)
个人感觉s2的恶趣味尺度很可能是故意劝退(尤其是ep1那种..呃),毕竟在后现代中没有什么能免于被嘲弄(包括自己),甩掉一大群爆火时期的主力消费群体实在是太朋克太underground了(?)提纯粉丝后也方便私域开搞
还有,可能是源于对运营这么个胡来的ip的经验,s2开始展现出更有深度的思辨)并逐渐成型,从后现代本身转向了思考何为后现代与如何阐释后现代
但s1时期就已经展现出一些此思辨的色彩,毕竟是基础
个人认为s2的ep23~25是明显比“朋克精神”s1ep23~25处理得成熟的,同时也体现了松原屁股的转变:六胞胎在日常经常死掉但下一集又马上复活,为什么ep25就真的下地狱了呢?这“宣告喜剧角色之死”的设计里面蕴含着巧思
另外,m1应该也算是承接s2的,m1剧情本身比较王道,但确实做得很细致、综合质量高、催泪神器,起到了很好的设定补足作用、同时又一定程度上引出了s3
s3-想象与现实的交汇&全人类尼特宣言
s3相比s2看似差别巨大,其实很好地继承发扬了s2的实验结果,并将其深度推向了一种新境界
- 首次采取半连续剧的形式,用饭团兄弟&鱼喵两条或明或暗的线索引导或发散出s3的所有思辨,具有一个思辨核心
- 有意的拓宽人设边界,增加六胞胎“表面下隐藏的内核”描写(但这些内核在前两季都已有迹象),增强真实性/复杂性
- 减少恶趣味笑话(但其实还是有不少),节奏稍微放缓,笑果更倾向于呈现荒诞/无意义,并与其的anti产生对撞,还更多的尝试现实主义或纯日常向题材
虽然很多人认为s3是下坡路(而且不得不否认s3确实有水集),但个人认为s3却是在另一个方面上的巅峰,或许可以看作一份完整的论文(?
s3在s2的基础上构建出了私有空间—公共空间、喜剧时空—真实时空、边缘人—社会人、昭和—令和、作品—元小说、孩子-成人等一系列边界不明如真似幻的松式后现代社会思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沙盒式排布
其实把s1和s2代进s3体系也基本可以走通,毕竟是基础
而且s3的“社会”几乎是指名道姓地直指新自
另外,(个人认为)s3高强度迫害轻松的本质原因就是,他的离散型矛盾综合体人设非常具有社科色彩,能承担两个空间的连接者这一职责毕竟人家也分不清想象和现实
s3ep1并非单纯的整活集,它从一开始就抛出了问题“来自昭和时代的阿松还能适应令和时代吗?”,而ep23~25是非常精彩的收束,揭示核心、callback并回答了开头的问题“无论何时,他们一直在那里供我们消遣”
将s3的这个q&a替换成上述其他词也可以走通
另外,m2和m3都是s3的延伸,其具有s1s2式的恶趣味,但在表达上是s3式的(个人尤其喜欢m2,非常有趣的s3表达再诠释
s4-时空究极大错乱&仓库里的昭和宝物
截止我写这篇碎碎念时松桑s4才更新到了第10集,不过其主要基调应该基本呈现出来了
目前看来,s4主要的创作动机还是很明显的
- 为了纪念赤冢不二夫诞辰,特地全程使用昭和老古董方式演绎成年六胞胎
- 探讨延伸s2s3的嫌味“希望跟上时代的老家伙”的形象,真的全程在复古(戏仿的各种元捏他都挺老东西的)
- 新总监小高义规似乎想尝试用擅长的“空气系日常”做出“自己风格的阿松”,因此几乎没使用(但没有剔除黑色幽默),而是用日常化的方式展现冷幽默无厘头
- 某种意义上在继续延申s3的去边界化思路
至于正式评价/叙事表达总结之类的,我等它完结再说吧(但是想必大火心里应该都差不多有个基本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