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奇趣外星客题材和架构的原因,很多人可能为了省流,只看了前后的主线集。我当然不会去指责跳着看的朋友们,但是在看奇趣外星客第52集弹幕时,有一些朋友可能不太理解这集的描写,以为这一集说的是数码病毒有了感情。

众所周知本人从1020年就开始推小绿了(?),也给他贡献过很多自己的垃圾涂鸦。我每当看到此类弹幕时都忍不住吐槽,因为实际上小绿压根就不是刻板机器人人设。反正我之前也写了两篇有关奇趣外星客的解析,那么写一篇文章澄清有关小绿人设的误解,也不是不行吧(?)。

叠甲:本文含有大量个人观点和过度解析,同担如果觉得我说的不对请轻点打(?)。

刻板机器人人设是怎样的?

在否认小绿是刻板机器人人设之前,总得先知道啥样叫“刻板机器人人设”吧。我就以我个人浅薄的看番经验以及摘抄萌娘百科谈论一下刻板机器人人设是怎样的。

  • 第一类:永远忠诚。这类机器人人设的特点是永远服从主人的命令,甚至永远服从某一抽象的教条,这也导致此类机器人可能会表现的非常极端且“无自我”,存在的一切意义都是献忠(?)。
  • 第二类:我有想法。这类机器人人设,机器人的教条被淡化,或者说产生了自己的想法,且不满足于现状。希望起义、憧憬人类两派其实都是这一类,只不过一边是反对人类,一边是支持人类。

上述第一类机器人虽然看着炫酷,但角色塑造空间其实较为有限,即使塑造,最终目的大概率还是塑造这个机器人的主人。

因此当创作者希望塑造一个机器人本人的话,这个机器人大概率是上述第二类。对这类机器人的塑造中,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就是“这只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并且此类塑造中很容易体现创作者本人的科幻倾向)。

而当情况来到少年向/子供向作品后,“刻板机器人人设”更是进一步被压缩到了上述的2.2类——可能是因为机器起义更加鉴证复杂,不太适合小朋友看。总之,此类作品中的机器人,大概率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怪物”,但他在剧情推进、与他人的相处中逐渐建立了关系、获得了感情,角色形象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树立。

霍星:你直接报我身份证吧

小绿是机器人吗?

省流:不是,小绿是(被夸张化的)计算机病毒+AI/虚拟人

小绿初登场的第25集就已经将“他是一只计算机病毒”、“他是一只AI”拍观众脸上了。“计算机病毒”显然是从“细菌”开始的头脑风暴式设计,“AI”则是对“计算机病毒”进行人格化后的进一步设计。

可能是考虑到设计层数问题,也可能是考虑到本作主题,原创动力并没有继续走一步将小绿直接定性为机器人:也许是因为这样搞的话,源头设计“计算机病毒”就要被淡化了,与主题的呼应也更容易落入俗套了。

具体有关奇趣外星客六位新角色的角色设计元素,我以后会写另一篇文章进行阐述,此处不做过多展开。

总之,小绿的种族根本就不是机器人,剧集里的那只秃头(?)机器人只是小绿的替身(?)。小绿从第25集初登场到第27集都是没有身体的,而那只机器人是第28集小绿求大王帮忙造的为了去跟小蛋糕面基,后面也就一直这么用下去了(反正要帮大王抓羊)。

即使用上了机器身体,小绿仍然是一只计算机病毒,只要有目标,他自己可以随时从机器身体里转移出来。既然不是机器人,那么小绿当然就不是什么刻板机器人人设了,此文完(你等等?)。

当然,AI和机器人两种设定是有一定重合度的,许多刻板机器人人设同样也是刻板AI人设。但小绿的人设很显然与第一类、第2.1类不等同,关于小绿人设的主要误解,在2.2上。

这也是开头就提到的,许多跳着看的朋友们以为小绿是2.2类机器人“从冷血无情到拥有感情”的人设。甚至,一些看过奇趣外星客全集的人,看到日常中多次表现小绿的愿景,也会因为路径依赖,先入为主地以为小绿没有感情。

小绿有感情吗?

省流:有,而且非常强烈,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小绿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傲娇大王别扭小黄害羞小紫固执小红你们学学人家

其实,小绿在日常中的表现可以用直来直往形容:遇到自己讨厌的事时,吐槽毫不留情;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时,特别沉迷其中;对自己的能力超级自信,却有毒奶属性…他甚至不太擅长说谎(说谎时表现得很慌)。

奇趣外星客的日常中甚至有一个常见的笑点包袱:

*小绿给大王提了计划**失败*

*小绿又给大王提了计划**又失败*

小绿:大王,我…*突然被什么东西打断*

会生气会高兴会自夸会愧疚,怎么都不像是没有感情吧?肯定是有的,毕竟他属于那种强AI(目前仅存在于科技构想与文艺作品中,比大语言模型还强)。尤其重要的,在日常里经常体现出的一点是,小绿真的超喜欢大王…

…但某些情况下除外,因为小绿意外地也是个挺我行我素的家伙。

到头来,整个作品从未说过“小绿没有感情”。因为当你尝试留意小绿的为人处事、人际关系时,你会发现答案就是非常有。但本作确实有一个问题贯穿了小绿的整个角色塑造:小绿没有感觉。

其实小绿在日常中的性格设定很有可能也是ycdl从“他是一只AI”发展出的联想

感情到感觉的逆向工程?

省流:

  • 刻板机器人角色的塑造轨迹:感觉➡️感情
  • 小绿的塑造轨迹:感情➡️感觉➡️感情

感情?感觉?就是仅凭生活经验也能知道这俩词指的显然不是同一个东西。

简而言之,感觉是一种直接、具体、即时的体验,与生物学的接收器有关;感情则是一种更深入、持久、带有价值判断的情感纽带。对于人类或者xyy世界观里的福瑞而言,得先拥有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处理信息、接着产生自己的价值判断(感情)。

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奇趣外星客的真正主题吗?没错,“相处中产生的关系与情感纽带”。小绿与大王之间存在双向的关系与情感纽带,因此小绿拥有感情。而奇趣外星客的日常剧集里,总是在玩“小绿没有感觉”的桥段。

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小绿的角色塑造,是一种对本作主题的逆向工程+重新解释。

小绿作为强AI,有与生物几乎无区别的感情,因此编剧给了小绿一个新的“种族限制”——没有感觉。这个设定很可能联想自虚拟人无实体的特性(无实体=没有与实体接触的方式)。

“相处中产生的关系与情感纽带”,对其他角色而言:相处中感受到的各种感觉交织后,产生关系与情感纽带;而对小绿而言:拥有关系与情感纽带,没有并主动追求感觉。

在奇趣外星客的日常中,当谈及大王与小绿的相处模式时,会说明一些非常生活化的“小事”某香蕉:鸡毛蒜皮的事也敢说出来?。小绿当然很喜欢跟大王一起打游戏煲电视剧,可惜他没有感觉,所以他好奇这些生活体验的感觉。

正是因为有感情却没有感觉,吃货小绿才会这么渴望美食——这么靓的饭饭只能看不能吃这是什么地狱酷刑嘛!小绿有时甚至会产生自己怕痛/怕热/怕冷的错觉,这或许是一种AI幻觉,又可能正是因为渴望才会产生幻觉。

虽然小绿最“生活气息”的设定是“吃货”,但第52集小绿用懒羊羊的身体吃薯片的片段将嗅觉、触觉、机体觉、味觉、甚至感觉之间的联觉都给描述了个遍(都是非常美好的感觉)。因此,吃货设定是小绿角色塑造中的一种障眼法。

来到让许多人产生误解的第52集结尾,当小绿感受到懒羊羊心疼的感觉时,其实聪明的小绿立刻就懂了这一切。他喜欢大王,此时他理解了自己为什么喜欢大王。他并非只是被懒羊羊感动,更是被自己感动。

所以经常和大王一起玩的小绿为什么那么喜欢大王?答案是:没有为什么。喜欢看大王开心,大王有困难小绿会难受,仅此而已。相处就是这样的,道理他其实早就懂了。

回到小绿的塑造轨迹:感情➡️感觉➡️感情(关系➡️相处➡️关系)。

  1. 小绿日常中很希望体验生活,同时想帮心爱的大王解锁,因此在第52集设计夺取懒羊羊的身体。
  2. 懒羊羊的身体产生了心疼的感觉,这种感觉与小羊们共处的回忆一起出现,被小绿接收。
  3. 小绿由小懒的感觉类比出:自己与大王关系的基础其实就是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

至此、打通了本作主题“相处中产生的关系与情感纽带”从逆向到重释的全过程。